全國咨詢熱線
13307968096
如果您有任何疑問請與我們聯(lián)系!敢用龍腦命名之物件,可見其地位之高,分量之重,作用之大。然而當今對大多數(shù)中國人來講,酒文化、茶文化都已是耳熟能詳?shù)氖挛?,但對同樣具有幾千年歷史,且韻味十足的龍腦文化卻已十分陌生。其實從南北朝開始,中國人就與龍腦結(jié)下了不解之緣,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。龍腦早已深深植于中國的傳統(tǒng)文化之中,滲透在古人的祭祀,詩文,飲食,休閑及人際交往等諸多方面,成為其不可割舍的*部分。
龍腦是取自龍腦香(樟)科植物的脂狀如云母,瑩如冰霜。《隋書》中記載,“釋迦在世教化四十九年……于拘尸那城娑羅雙樹間,以二月十五日,入般涅槃?!?/p>
《大唐西域記》記載:“拘尸那揭羅國……城西北三四里渡阿恃多伐底河,西岸不遠至娑羅林。其樹類槲而皮青白,葉甚光潤四樹特高,如來寂滅之所也?!?娑羅樹即為龍腦香(樟)科常綠大喬木,可見龍腦產(chǎn)自釋迦涅槃樹娑羅樹即龍腦(香)樟樹。
《香典》載記:“龍腦樹生長在深山之中,生有龍腦的樹,沒有風(fēng)吹過,也自己搖動,到了夜里,龍腦向上行進,發(fā)出瑟瑟聲響,在葉間露出,承接露水,到了白天,則隱藏在樹根柢間。輕易不能得到,故被視為神物?!?/p>
史書記載:龍腦產(chǎn)地主要為古代婆羅洲、蘇門答臘島,和馬來半島。中國自己不產(chǎn)龍腦,龍腦主要是由周邊**進貢。在《冊府元龜》中,還能找到*些荊南、廣州、安南等地進貢龍腦香的記載:提到樟腦,多數(shù)人腦中浮現(xiàn)的恐怕就是樟腦丸了。因為防腐、驅(qū)蟲和除臭等功能,樟腦丸被廣泛運用于日常生活中。不過,在人類工業(yè)文明的發(fā)展史上,樟腦可不只是簡單的“白色小丸子”。
它曾是無煙火藥的原料,推動武器的革命性發(fā)展;它是人類發(fā)明第1種合成塑料賽璐珞的基本原料,用來制造耳環(huán)、項鏈等。
說起對樟腦的印象,人們或許只記得它有一種刺鼻的氣味,但其實樟腦也曾是人們一直**的香料之一。這種香料有兩個主要產(chǎn)地,“中國樟腦”或“日本樟腦”出自同一種樟腦樹。
它們的質(zhì)量相對要差些,即使在中國原產(chǎn)地——臺灣地區(qū)(臺灣曾是全世界極大的樟腦出產(chǎn)地,從1860年臺灣開港之后,樟腦、茶、糖被當成“臺灣三寶”,是清末重要的出口商品。
雖然現(xiàn)在樟腦產(chǎn)業(yè)勢微,但樟腦仍與生活密切相關(guān),由于它的止癢、消毒功效,許多藥用品中都可見樟腦成分,包括曼秀雷敦、護唇膏、撒隆巴斯、萬金油乃至于綠油精等),它的價格也遠不及“芭羅樟腦”或“婆羅洲樟腦”昂貴,這種樟腦產(chǎn)于婆羅洲和蘇門答臘島的一種樟腦樹上。
樟腦為樟科植物樟的枝、干、葉及根部,經(jīng)提煉制得的顆粒狀結(jié)晶。主產(chǎn)于臺灣及長江以南地區(qū)。多為栽培品。每年多在9~12月砍伐老樹,鋸劈成碎片,置蒸餾器中進行蒸餾,冷卻后即得粗制樟腦,再經(jīng)升華精制而得精制樟腦。因易揮發(fā),應(yīng)密封保存。
【性味】辛,熱。
【歸經(jīng)】有毒。歸心、脾經(jīng)。
【功效】除濕殺蟲,溫散止痛,開竅辟穢。
【主治】用于寒濕吐瀉,胃腹疼痛;外用治疥、癬、齲齒作痛。
臨床應(yīng)用
1、疥癬瘙癢,濕瘡潰爛。
本品辛熱燥烈,外用除濕殺蟲、消腫止癢以奏效。治癬可與土槿皮、川椒、白礬等伍用。若與枯礬、輕粉共為細末,濕則干摻,干則油調(diào)敷,可治臁瘡,如香白散(《外科大成》)。若與雄黃等分為末,用時先以荊芥煎湯洗患處,再用麻油調(diào)涂,可治瘰疬潰爛,如雄腦散(《外科全生集》)。
2、跌打傷痛,牙痛。
借其辛烈行散,消腫止痛之力以取效。治跌打傷痛,肌膚完好者,可泡酒外擦。治齲齒牙痛,與黃丹、皂角(去皮、核)各等分為末,蜜丸,塞孔中,如《余居士選奇方》。
3、痧脹腹痛,吐瀉神昏。
樟腦辛香走竄,有開竅醒神,辟穢化濁和溫散止痛之功。與沒藥、乳香(1∶2∶3)為細末,每次以茶水調(diào)服0.1g,可治感受穢濁疫癘或暑濕之邪,而致腹痛悶亂、吐瀉昏厥諸證,如《本草正義》方。
【用法用量】外用適量,研末撒布或調(diào)敷。內(nèi)服0.1~0.2g,入散劑或用酒溶化服。
【使用注意】氣虛陰虧,有熱及孕婦忌服。
古籍摘要
1、《本草品匯精要》:“主殺蟲,除疥癬,療湯火瘡,敵穢氣?!?/p>
2、《本草綱目》:“通關(guān)竅,利滯氣,治中惡邪氣、霍亂、心腹痛、寒濕腳氣、疥癬、風(fēng)瘙、齲齒、殺蟲,避蠹,著鞋中去腳氣?!?/p>
“晉高祖天?!晔?月壬申,荊南遣使進金器*百兩……白龍腦香二斤……?!?/p>
“漢高祖乾祐元年六月壬寅,(荊南)高從誨,貢金器二百兩……龍腦二斤……?!?/p>
“周太祖廣順……六年六月,……荊南高保融,進白龍腦……?!?/p>
“后唐同光元年……十*月,溥遣司農(nóng)卿盧入貢金器二百兩……龍腦香五斤……?!?/p>
龍腦是*天然香料,在薰燒時可發(fā)出濃烈香氣,屬非常珍貴的東西,在中國人看來,龍腦不僅是*香料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。
且看古代對龍腦的享用:
1.清風(fēng)飯
“寶歷元年,內(nèi)出清風(fēng)飯制度,賜令造進。法用水晶飯、龍睛粉、龍腦末、牛酪漿,調(diào)事畢入金提缸,垂下冰池,待其冷透供進,惟大暑方作?!?[宋]陶谷《清異錄》)
2.龍腦煨芋頭
李華燒三城*品炭,以龍腦裹芋魁煨之。擊爐曰:“芋魁遭遇矣?!?《云仙雜記》引《三賢典語》)
3.當藥吃
《中國藥用植物圖鑒》說,龍腦香可作為鎮(zhèn)靜劑,“能通諸竅,散郁火,去翳明目,消腫止痛?!薄侗静菥V目》認為,龍腦香“辛、苦,微寒,無毒”,用龍腦香配制的中藥,既可以外用(“蕤核仁:和胡粉、龍腦,點爛赤眼?!?,也可以吃或喝:
“川芎:同石膏、香附、龍腦,末服。”
“沈存中《良方》云:痘瘡稠密,盛則變黑者。用生豮豬血*橡斗,龍腦半分,溫酒和服。”
4.用龍腦香熏茶
宋朝人喜歡在茶餅中摻入龍腦香等香料,做成“龍腦茶”之類的香茶。宋人趙汝礪在《北苑別錄》中,記載了“瑞云翔龍”等團茶,就分為摻入龍腦香的(“入腦子”)和不摻的(“不入腦子”)兩種。當然,這樣*的東西,只是用來給皇帝喝的,普通人根本喝不起。后來,人們覺得龍腦香破壞了茶葉本身的香氣,不再把它摻入茶葉之中:
“初,貢茶皆入龍腦,至是慮奪真味,始不用焉?!?《北苑別錄》)
“龍腦香……于茶亦相宜,多則掩茶氣味,萬物中香無出其右者?!?《證類本草》)
“龍腦香與茶宜:龍腦其清香為百藥之先,于茶亦相宜,多則掩茶氣味?!?《香乘》)
但是,直到明朝,還有人念念不忘“龍腦茶”:
“熏香茶法……有不用花,用龍腦熏者亦可?!?[明]朱權(quán)《茶譜》)
據(jù)《香乘》等書記載,龍腦香樹的液體樹脂油(龍腦漿、龍腦油),可以“調(diào)酒服之”,具有“補男子”的神奇功效:
“龍腦漿:南唐保大中,貢龍腦漿,云以縑囊貯龍腦,懸于琉璃瓶中,少頃滴瀝成冰,香氣馥烈,大補益元氣。(《香乘》,引《江南異聞錄》。《本草綱目》亦提到龍腦漿,稱“此漿與腦油稍異,蓋亦其類爾?!?
“大食國進龍腦:南唐大食國進龍腦油,上所秘惜。耿先生見之曰:此非佳者,當為大家致之。乃縫夾絹囊貯白龍腦*觔,垂于棟上,以胡瓶盛之,有頃如注。上駭嘆不已,命酒,泛味逾于大食國進者。(《香乘》,《續(xù)博物志》)
“耿先生,江表將校耿謙之女也,少而明慧,有姿色,……而明于道術(shù),能拘制鬼魅?!虾L貢奇物,有薔薇水、龍腦漿。薔薇水,香郁烈;龍腦漿,補男子。上實寶之。每以龍腦調(diào)酒服之,香氣連日,不*于口。亦以賜近臣。先生曰:‘此未為佳也。’上曰:‘先生豈能為之?’曰:‘試為,應(yīng)亦可。’乃取龍腦,以細絹袋懸于琉璃瓶中。上親封題之,置酒于其側(cè),而觀之。食頃,先生曰:‘龍腦已漿矣。’上自起附耳聽之,果聞滴瀝聲。且復(fù)飲。少選,又視之,見琉璃瓶中,湛然如勺水矣。明日發(fā)之,已半瓶,香氣酷烈,逾于舊者遠矣?!?*世貞《艷異編正集·女冠耿先生》)
除了吃與喝,龍腦香還可以聞即用來熏燃:
“在佛教里,龍腦既是禮佛的上等供品,也是‘浴佛’的主要香料之*,還被列入密宗的‘五香’(沉香、檀香、龍腦香、丁香、郁金香)。在盛產(chǎn)龍腦的地區(qū),龍腦樹的樹膏也被用作佛燈的燈油?!?/p>
“蜀人以榅桲切去*,剜去心,納檀香、沈香末,并麝少許。覆所切之*,線縛蒸爛。取出俟冷,研如泥。入腦子少許,和勻,作小餅燒之,香味不減龍涎?!?(宋)張世南《游宦紀聞》卷二)
“焚龍腦香十觔:孫承,吳越*妃之兄,貴近用事,*常以大片生龍腦香十觔,賜承佑。承佑對使者索大銀爐,作*聚焚之,曰聊以祝*壽。及歸朝為節(jié)度使,俸入有節(jié),無復(fù)向日之豪侈,然臥內(nèi)每夕燃燭二炬,焚龍腦二兩?!?《香乘》,引《樂善錄》)
“爐添龍腦炷,綬結(jié)虎頭花。”(劉禹錫《同樂天和微之深春二十*》)
薄霧濃云愁永晝,瑞腦消金獸(李清照《醉花陰》)’;‘瑞腦香消魂夢斷,辟寒金小髻鬟松,醒時空對燭花紅(李清照《浣溪沙》)’;‘瑞腦煙殘,沈香火冷。(李清照,斷句)
“旃檀婆律海外芬,西山老臍柏所薰?!?蘇軾《子由生日以檀香觀音像及新合印香銀篆盤為壽》)
“美人千金織寶裙,水沈龍腦作燎焚?!?陸游《前有樽酒行》)
“長安宋清,以鬻藥致富。嘗以香劑遺中朝簮紳,題識器曰:‘三勻煎,焚之富貴清妙?!浞ㄖ过埬X、麝末、精沉等耳?!?《清異錄》)
“又筑三清臺三層于城中,……日焚龍腦、薰陸諸香數(shù)十斤?!?*世貞《艷異編續(xù)集·金鳳外傳》
除了吃、喝、聞之外,龍腦香還能干什么呢?
1.在皇帝“行幸”之前,用龍腦香鋪地,辟穢。
“舊時人主所行,黃門先以龍腦、郁金藉地,上悉命去之?!?《舊唐書》本紀*十八下,宣宗)
“先是,宮中每欲行幸,即先以龍腦、郁金藉其地。自上(宣宗皇帝)垂拱,并不許焉?!?《杜陽雜編》)
“唐宮中每有行幸,即以龍腦、郁金布地。至宣宗,性尚儉素,始命去之。方唐盛時,其侈麗如此?!?[宋]龐元英《文昌雜錄》)
“翠尾聚龍腦香:孔雀毛著龍腦香,則相綴,禁中以翠尾作帚,每幸諸閣,擲龍腦香以避穢,過則以翠尾帚之,皆聚無有遺者,亦若磁石引針,琥珀拾芥物,類相感然也?!?《香乘》,引《墨莊漫錄》)
“青錦地衣紅繡毯,盡鋪龍腦郁金香。”([唐]花蕊夫人《宮詞》)
“龍腦移香鳳輦留,可能千古永悠悠?!?[唐]黃滔《馬嵬》)